沈阳众磊道桥有限公司全力支援沈城疫情防控工作
—— 党员冲锋在前,共筑防控长城
自3月23日下午接到浑南区委区政府、浑南区交通运输管理局紧急调令以来,立即成立各临时党支部,四环交通防控专班连夜指挥,现场调度,火速开展工作,沈阳众磊二十余名党员同志组成先锋队,没有誓师会,没有请战书,23日当晚,他们默默且坚定的站在第一班夜岗上。
由于调令紧急,后续工作正在开展,第一个夜班没有可以休息的活动板房,只有简易的透明帐篷和塑料椅子,个别检测站甚至连路灯都没有,乍暖还寒的3月,零下十多度的夜里,送去的饭凉了,壶里的水凉了,防护服冻透了,他们冻得只能像孩子一样不断地蹦,来回的走,做交通建设行业久了,他们的步子就是尺,一步一步来回量着脚下的路,当有经过车辆的时候,他们甚至有点开心,有事情做比站着干熬好很多,就这样,一分一秒,他们守了一夜。
为了守住沈城的南大门,沈阳众磊总经理霍立平同志,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,他把责任担当压在自己肩上,从23日接到任务开始,日夜坚守防控一线,他的母亲因病住院,他却没有办法守在跟前,他满心都在抗疫前线,因为他的兄弟们都在,他要第一时间明确上级调令并迅速反应部署,他要第一时间掌握防控一线的工作动态,及时应对闯卡或其他不配合查验的突发事件,作为“第一”,他动则全线动,他的压力难以想象,他不仅要顶住,还强调让大家放平心态,让大家不管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,他的岗位永不调换,他的实干和坚毅让所有奋战在抗疫前线的众磊人都有信心、有力量守住前线,不辱使命。
党总支书记马云平同志,身先士卒,迅速进入战时状态,连夜走遍现场每一个检查站,细致检查现场安全交底,详细叮嘱排查所有安全隐患,他跟站在防疫前线的同志们一起,“大白”在路上守护我们,他守护在路上的“大白”。
公司董事长张世宏同志和监事会主席赵秀硕同志,原本无需参战,但是他们主动请缨,无论什么时间、无论哪里需要,他都可以,危急时刻,他们要与大家站在统一战线上;主管现场副经理王小飞同志,作为党员先锋里的尖刀,从现场调度到突发事件处理,他事无巨细全面落实,紧要关头,他豁得出、舍得下,事事冲在前面,但是肉眼可见的疲倦从双脚灌满全身,原本轻快的脚步明显带着沉重,这都没事儿,因为抗击疫情需要坚持;检测站专项工作负责人张鹏雕、朱光夫,他们是党员先锋队的中坚骨干力量,每天都是后半夜才能轮班睡一会儿,睡着了还要抱着手机,他们不能错过每一条防控调令信息,不能错过检查站任何问题反馈,因为怕耽误事儿,既然站在这个岗位,他们就要做好。
四环交通管控十大线检查站没有路灯,负责人张巨学和“大白”项东升,他们是站第一班夜岗的党员,由于没有路灯,登记只能借着手机的微光,而且当时只在路边搭设了简易透明帐篷,甚至连休息的椅子都没有,寒风透骨,条件非常艰苦,漆黑的夜里,他们要紧盯着经过的货车,大灯的刺目难以想象,潜在的危险更是难以言喻,在那样的环境下,他们顶得上、靠得住,诠释了作为党员的坚韧品格;“大白”关邵兵,作为一名老党员,他说,“国家这时候需要我们,党召唤了我们,啥也不用说,我们就得上”;“大白”于天鹏,作为一名青年党员,负责白班的他早到晚归,因为他所在的站点车流量大,他说,“我年轻,能多干点多干点,多帮大家想着点,别忙不过来耽误事儿”;“大白”李大伟,他跟妻子都是公司员工,作为党员,他冲锋在前,他的妻子在家里守望相助;“大白”后勤李雪松,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从早晨4点半到晚上11点半,每天在食堂将近19个小时,他说,“我知道这时候很关键,我得让大家吃好,让我干啥都行,不安排都得干,别耽误一线的工作就行,我没事儿”;检测点的负责人王志仕,他说,“我不是党员,但我是积极分子,我现在得抓紧把电线都接上,让大家能吹点暖风,都坚持着呢”;“大白”何三迁、张永廷、李丹、刘志一、陈继满,他们是第二批接到调令的党员,接到党的号召那一刻,他们什么多余的都没说,只有一句话:马上到......沈阳众磊的所有党员同志不仅这样说着,也这样做着,此时此刻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中国共产党员。他们是无数站在辽沈大地上携手抗疫的党员同志的缩影,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英雄,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于一切,美好生活因为有他们的守护而更加温暖,生命的价值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璀璨。
党员项东升所在的十大线检查站
党员于天鹏所在的沈本路检查站
党员李大伟所在的沈李线检查站
党员关邵兵正在查验经过车辆
党员李英明正在查验经过车辆
这是沈阳众磊基层职工党员李英明女儿画的,这副画画出了无数抗疫英雄子女及家属们的心声,也感谢家属们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,我们备受鼓舞,更坚信,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一定能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,让抗疫胜利的旗帜在我们家园上空早日升起,让所有的亲人都能早日回家!
沈阳众磊道桥有限公司
2022年3月27日